米乐m6种苗产业科学化经营、良种化繁育、标准化生产、梯次化培育、精细化管理、品质化发展、园林化建设、市场化运作
一是推行梯次培育,结构和数量双合理。近几年,林场大力推行梯次化培育,不断优化苗木的结构和数量,基本形成不同规格同存、全苗龄覆盖的梯次结构,切实做到稳生态、调结构。二是坚持标准生产,技术和档案双规范。严格按照《杨树局苗圃管理办法》和《杨树局育苗技术规范体系》开展种苗生产,坚持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全程监督指导,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内控制度,健全了育苗管理档案、台账。三是推进精细管理,责任和效率双增进。认真履行杨树局苗圃生产“六级”质量负责制,将种苗“四率”提升考核指标贯穿苗木培育全过程,严格执行三水保苗、三级分苗等各项作业规程,强化苗木保护和适用技术运用,提升苗圃水肥管理精细化水平。四是突出科技引领米乐m6,质量和效益双提高。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苗育苗、阔叶树容器苗点播、微喷和覆膜等技术,良种使用率达90%,有效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推行苗圃机械化生产,有效地降低了苗圃育苗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苗圃生产效率,提升了种苗产业经营效益。五是开展园林建设,景观和形象双提升。按照乔、灌、花、果相结合的圃道配置模式,打造多类型的苗圃景观,栽植金叶榆、王簇海棠、紫叶李等观花赏叶大苗1000余株,基本形成四季有绿、春夏有花,一路一景观、一区一品种的苗圃生态景观,极大地提升了苗圃的整体形象。六是实施市场运作,理念和模式双转变。林场从苗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不断转变苗圃经营发展理念,将苗木培育与林草发展规划、年度生产计划、市场供需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销(用)定育,平衡针阔灌育苗比例。同时,紧盯市场需求,积极打造特色经济林和高端园林苗木基地,今年,林场培育了大果沙棘、长柄扁桃、复叶槭等特色乡土彩阔叶及花灌木,不断丰富晋北地区对经济林和园林绿化彩化用苗需求。
随着气温回暖并逐渐稳定,管涔林局羊圈沟林场有计划的对当前种苗工作进行梳理整合,按照以造促苗、结构优化、良种优先、梯次发展的思想分类开展苗圃育苗工作。
一是严格审核、严把质量,做好新下种工作。苗圃严把种子质量关米乐m6,严格按照种苗技术标准开展新下种工作。搭建遮阴棚,铺设移动喷灌管道,确保出芽率不低于85%,5月10日至20日共下种油松6亩、樟子松2亩、山桃2亩、山杏2亩、白榆7亩。二是标准操作、细化核查,做好容器苗育苗。选定地势平坦、排水通畅、通风良好、日晒充足的地点,将选好的苗木按照标准规程进行装钵。作业过程中技术员全程跟随指导,对不符合标准的苗木及时剔除。截至5月底共完成装钵270万株。其中榆树装钵150万株、油松装钵55万株、樟子松装钵65万株。三是精细调查、预防优先,做好病虫害防治。为了保障在圃苗木安全稳定,林场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病虫害调查工作,对霜霉病、疫病、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死苗烂根等常见病害开展详细调查,确保霜霉威盐酸盐、甲霜*恶霉灵等相应药剂存量,做好病虫害防治与应急处置工作。
开春以来,黑茶林局交楼申中心林场保障性苗圃,因地制宜采取各种节水、补水、保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罕见干旱气候对育苗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提升林场保障性苗圃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截至目前,林场已完成辽东栎、榆树、五角枫、连翘、山杏、沙棘、刺槐等阔叶树育苗52亩,完成油松播种育苗和2+1油松营养钵育苗18亩,全场存圃苗木总量增至1160万株,保障性苗圃“立足林场、服务全局、辐射周边”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助力区域生态建设,加快实现“绿化、彩化、财化”的示范引领正在显现。
一是及时疏浚苗圃蓄水坝,扩大枯水期存水库容。育苗工作开始前期,林场提前安排对郭家沟保障性苗圃蓄水坝进行清淤和清理输水河道,恢复和扩大了水坝有效库容,同步清除了水面枯枝落叶,全面检修输水管道和喷灌设施设备,加固和维修了水坝护坡,保障了蓄水坝供水安全性、稳定性。二是增加补给水源,弥补育苗用水不足。育苗生产过程中,面对新育苗面积扩大、用水量激增和今年特殊干旱导致人畜吃水困难的局面,林场通过主动协调生产用地,在原有供水系统基础上,就近在毗邻苗圃的东南村河道旁新建输电线路和泵房,架设输电线米,新铺设输水管路300米,通过水泵吸水补充水源,保证苗圃用水不受影响。三是通过错峰调水办法,利用原先建成的两个50立方米橡胶蓄水水包,采取夜间储水,白天放水的办法科学调度生产用水,有效增加了苗圃的调水功能,满足了不同时段育苗灌溉用水需求。四是采取多形式抗旱节水措施,特别是在阔叶树育苗中,因地制宜采用土壤消毒、林土覆盖、遮阴网、保水剂浸种、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修枝、截干、除草等办法,加大科技应用乡土阔叶树种林木良种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针阔树种培育结构,全面提高种苗生产经济效益和林地生产力。
今年以来,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结合森林抚育,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把提高采伐剩余物利用率作为产业发展新的结合点,依托栎类资源,加快推进森林抚育剩余物再利用,不断提升林产品附加值,使之成为林区产业增收新的增长点。
项目实施中,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种植合同,层层压实责任,技术员跟班作业,严把环节关。同时聘请有多年种植经验的专家对现有技术人员、工人开展现场培训、实地指导,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确保种植成功。同时立足不同条件,分别采取平铺、上架等方式,充分利用中幼林抚育栎类剩余物培养黑木耳5000根,现林场已累计培育木耳上万根。
吕梁林局屯里林场2020新育苗总任务为大田育苗25亩,装钵70万株,品种有油松、白皮松、侧柏、五角枫、辽东栎、白蜡、臭椿、花椒、连翘,现出苗已全部完成,育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细化管理措施。坚持精挑细选使用优质种源,从源头上保障苗木质量,坚持精耕细作整地做床,为苗木提供生长的“温床”,坚持精心呵护做好水肥供养,保障苗木“营养充足”,为苗木培育奠定基础。二是注重苗木品种的科学布局。以生态建设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种苗品种,使苗圃阔叶树比例达到60%以上,逐步实现苗木向乡土化、阔叶化、优质化迈进。三是加强种苗档案建设。建立和完善出入库登记,一事一档,分类汇总,突出时效性、条理性米乐m6、严谨性,做到档案规范管理,资金规范运行。
按照构建“带得稳、带得准”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要求,平陆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县西玉露香、县东干果林、沿河大棚菜、美丽乡村游、技能大培训”的产业发展布局,依托贫困户新发展干果经济林县级每亩补助500元政策,在全县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产业,在三门镇禹庙村建起了千亩花椒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三门镇禹庙村坚持攻坚贫困不畏难的劲头,咬定花椒产业不放松,通过示范引导、技术培训、资金资助、项目推动、合作社带动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了技术支撑,打通了销售渠道,在全村掀起了发展花椒产业的热潮,全村花椒面积达到了1160亩,实现了户均5亩人均2亩的发展目标。目前,660亩花椒已挂果见效,年销售收入达100余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2000余元,群众致富有产业、脱贫有路径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为山区生态建设注入活力,更主要的是促进了贫困户长效脱贫,稳定增收。随着花椒基地的不断扩大,借助花椒价格持续走强的契机,花椒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已成为县东山区群众认可度最高的主导产业,“小花椒”显露出扶贫增收建小康的大潜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