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即墨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即墨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四五”时期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全面实施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的要求将更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将更加强烈,这必将对“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健全完善即墨区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即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力构建具有即墨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根据《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青岛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青岛市即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山东省、青岛市重要决策部署,全区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以应急管理机构改革部署为指导,深入推进全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安全保障。“十三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6%,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8%,为“十四五”时期持续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一是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根据《青岛市即墨区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区应急管理局,调整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区减灾委员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充分发挥“三委三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区减灾委员会、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能,逐步构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二是强化应急预案修制订,预案体系逐步完善。编制完成并发布防汛抗旱、地震等区级专项应急预案9个,组织区镇两级拉动水上救援、森林防灭火、地震等实战应急演练110次,参演4000余人,培训第一响应人2000人,为科学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救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初步建立区级主要应急救援队伍24支、2500余人,其中,协调武装部门将930人规模的民兵应急力量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在重大危险源相对集中的通济新区牵头组建了30余人的涉氨应急救援队伍;推动组建和泰、聚力达两支“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构建了以区消防救援大队综合性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应急队伍为骨干、以民兵应急力量为突击力量、以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牵头制定了《即墨区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应急管理局统筹协调,区消防救援大队主调主战,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各负其责、先期处置、密切协同”的应急救援联调联战指挥体系。投入8400余万元为消防、森林防火、基干民兵应急队伍高标准配备了智慧消防大数据处理平台、森林消防车、无人机、冲锋舟、生命探测仪等应急装备物资,极大提高了全区基干民兵编建质量以及即墨区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成效显著。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制定出台《区委、区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镇街、功能区及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以清单形式细化明确区委书记、区长等13位区级领导共66项安全生产职责、镇街(部门)领导共39项安全生产职责。二是打响隐患整治“攻坚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力做好重要季节、重点时段、重大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围绕党的十九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海军节、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针对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特点,牵头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综合整治、百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综合性大检查大整治,全区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4.3万家次,排查整治隐患17.6万余项。按照《即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2个专题和22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三是强化联防联控、多措并举,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构建风险管控“一张图”,完成全区安全风险评估,排查重点企业、城市公共设施、地质灾害等各类风险点2147处,建立重大风险隐患、高危行业、镇街及行业部门监管“四大数据库”,形成246处重点危险源的风险空间分布“一张图”,树准安全监管的靶标,有的放矢落实管控措施;针对危化品和重大危险源企业实施了“四个一”监管(一本手册管企业、一套平台管行业、一支队伍管应急、一种理念抓宣教);全区加油站、危化品生产和有储存企业全部纳入“数字危化”系统进行实时精准监控;全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已运行24小时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高危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加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社会安全氛围逐步形成。开展“四·五”安全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社会公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补齐企业教育培训“走过场、低效能”短板,创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范化建设“五个一”(一本手册定标准,一支队伍抓保障,一批试点促推进,一个平台强引领,一套制度促落实)工作模式,试点1300家企业成效明显,达到了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目的,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范化建设“即墨样板”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推广。
(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完善机制建设,灾害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调整区减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印发了《关于公布即墨区减灾委员会主要职能、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等事项的通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增强自然灾害防治综合协调能力,初步建立灾害管理体系。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灾害抵御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墨水河、龙泉河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资27亿元,组织实施留村河等城区支流综合治理,经过治理的河段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保护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区400余公里森林防火通道进行了整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等,对笔架山、莲花山、黄山等重要山系约40公里的防火通道进行了路面硬化;购置了30辆摩托车分发给各有关镇街;完成了“隔离网”安装50余公里;对437个防火检查站及249个水灭火设施进行检修、补水;在重要防火区域完成了102个蓄水罐新建工作;新增了54个摄像头,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全区森林防灭火基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三是筑牢减灾救灾“新防线”,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提升。推动创建国家、省和青岛市三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4处,设立临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32处,不断提升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灾情报送制度,全区17个镇(街道)、1079个村(社区)均设有一名灾害信息员,及时做好灾情的统计核查和上报工作,提高了灾情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应急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也要看到即墨区应急管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基层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应急监管人员配备及专业能力不足,应急指挥和各方联动机制还不够顺畅,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不足,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共享、功能整合、智能协同等方面有待提升。二是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管控能力有待加强,工矿商贸、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风险管控尚未全覆盖,隐患排查存在盲区,安全风险综合预警感知网络尚未建成。三是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足。城乡重要基础设施设防条件偏低,监测预警能力弱,预警信息发布面临“最后一公里”瓶颈。四是安全文化氛围尚需持续营造。公众宣传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尚未建立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应急演练实效性有待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意识有待增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文化尚未形成。
当前,即墨区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安全风险防范形势依然严峻,本质安全水平依然不高,“十四五”时期,即墨区将更深地融入青岛市区的总体发展,城市运行安全风险持续增加,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应急体制改革、应急科技创新等为即墨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一)面临挑战。一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还未彻底到位。即墨区应急管理改革已初步完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协调机制相对薄弱,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机构交叉、职能交叉、多头指挥、分部门管理的现状,应急管理相关机制并不完善,预防和应急准备机制、预测和预警机制、快速响应机制、应急保障机制、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等还需修订完善。二是城市运行安全风险较大。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城中村”、老旧居民小区、城镇燃气管道、油气长输管道、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施工等危险源呈现点多面广特征,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交织叠加,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三是生产经营单位风险防控压力较大。即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存在规模参差不齐、安全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极有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工贸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基数较大、涉及行业门类较广,安全风险隐患点多面广,安全事故突发性强、可控性差,安全生产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近年来,即墨区各类灾害事故的发展态势依然严峻,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物资配备和调用机制仍有待完善;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震救灾以及各类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保障救援能力仍有待加强。五是自然灾害风险不容忽视。即墨属温带季风气候,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受全球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强降雨、浓雾等恶劣天气多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性海浪、海冰、海啸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呈上升趋势。台风、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电力、通讯、交通等中断,导致供水、供气等关键基础设施受损,且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对即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运行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
(二)面临机遇。一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将不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将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为解决深层次、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即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始终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新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全力做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对应急管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应急管理领域完成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北斗技术与卫星遥感、5G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促使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升级改造。四是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以来,适应新体制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有力的举措奋力破解难题,逐步厘清应急管理横向及纵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下一步将逐步构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应急保障、资源配置、社会共治、区域联动等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以习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为遵循,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应急管理各领域、全过程,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坚持两个至上。树牢应急管理根本价值遵循,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人民生命安全极端负责的精神履职尽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破解制约安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度融合,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社会共治。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共同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营造全民关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群众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上精准发力,有效解决应急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夯实基层能力,实施精准治理,提升整体系统化应急管理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形成应急管理新优势,有效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在风险感知、管控以及应急指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
1.总体目标。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能够科学有效防控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应急管理体系开创新局面。应急管理体制不断优化,领导体制、指挥体制更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救助恢复等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执法更加严格,推进执法改革,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实施精准执法。
——风险防控能力达到新高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党委政府领导、行业监管及属地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显著提升,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和研判,完善风险防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跨入新征程。应急预案效能不断加强,应急队伍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应急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自然灾害防治水平迈上新台阶。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更加规范,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
——智慧应急取得新突破。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建设,强化智慧信息技术支撑米乐m6,提升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新进步。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完善全民应急教育体系,创建不少于1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强化社会监督体系。
健全领导指挥体制。探索整合“三委三部”,组建统一的应急指挥机构,全面统筹全区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推动其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制定工作运行规则,打造权威高效应急决策中枢。明晰“三委三部”的工作任务。强化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独立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完善即墨区应急指挥平台,对接省、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加强全区各行业领域数据整合,采用多种技术对原本各自独立的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协同,防止重复投资,节约建设费用,提供7×24小时的应急指挥保障,实现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和非常态下的突发事件处置。
加强基层建设。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网格”工作机制,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村居延伸。加强应急救援站建设,在镇(街道)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有”标准化建设,在村(社区)开展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有”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发挥其在信息报告、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作用。有序整合灾害信息员、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员、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队伍,推动将应急救援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厘清网格员应急管理职能。
健全应急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类处置和专家支撑的应急指挥机制,健全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加强现场指挥部建设,实行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应急指挥。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社会力量间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协同能力。建立灾害事故信息直报机制,建立健全灾害事故报送、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快速响应和新闻发布机制,实现决策与行动的有效对接。开展区域间应急合作,推动应急资源共享,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健全执法力量配备、工作经费和条件保障机制。完善应急管理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完善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全力排查、管控安全风险。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安全风险“一张图”,全面实行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督促企业健全完善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实现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推行企业风险主动报告制度,建立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风险管控运行机制。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建立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综合采取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政许可、科技推广、技术治理等手段,切实将重大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严格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和防范整改措施落实评估等制度,切实发挥事故调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完善救助恢复机制。修订即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和救助机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单位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救助公告制度及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救助和捐赠款物使用透明度。建立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明确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适用范围、工作程序和评估内容等。到2025年,实现10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推进执法改革。落实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推动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米乐m6、行政强制职能整合,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完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推进应急管理队伍准军事化管理。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行业领域重点部门设立安全监管内设机构,强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能力建设。推动镇(街道)、功能区规范化设置应急管理机构,落实编制、配齐配强监管人员,赋予监管执法权限,强化基层属地管理。
执法能力建设。严格落实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和年度培训要求。加大应急管理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到2022年年底,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应急管理在职执法人员的75%。统一配备执法制式服装、标志、装备和执法执勤用车,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推行“互联网+执法”,实现执法队伍全部运用省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检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安全监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监管执法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建立完善执法人员交流培养、考核奖惩和容错纠错机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案卷评查、互查交流等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实施精准执法。科学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在重点时期、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压实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推动分级分类执法,加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指导服务模式。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建立联合执法、信息互通、办案协作、执法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将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对象及时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增加对实施惩戒企业的执法检查频次,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严格落实事故发生前依法追究刑事、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刑事调查、停产整顿、联合惩戒事故责任追究四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将习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培训学习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培训。建立新任领导干部任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谈话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制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把安全生产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细化工作标准,明确操作流程,形成目标明确、规范有序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强化行业监管及属地主管责任。明晰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负有行业领域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行业领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职责,制定实施促进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政策措施,指导、检查和督促企事业单位加强安全防范,进一步理顺新型燃料、大型综合体、特种设备目录外游乐设施、顺风车和外卖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消除安全监管盲区。深入推进行业及区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落地即墨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各项成果,摸清重大风险底数,建立重大风险清单,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消除监管盲区。完善规划、审批(备案)、建设、运营等多个监管环节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出现新进企业(新建项目)安全监管空窗期。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机制。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同时列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倒逼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投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的执法检查,切实提高企业全员培训成效。不断创新主要负责人培训方式,探索开展“以案代训”“现身说法”等培训,强化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底线思维。推进企业应急预案专业化、简明化、卡片化,强化落实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安全培训“三到位”,切实提高企业应急能力。推动《青岛市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违章行为监督管理办法》落地落实,防范和减少违章行为。加强安全技术设备设施升级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技术装备,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推进从业人员一百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按要求设置安全总监。
强化风险源头管控。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建立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开展城市安全风险普查及评估。开展街道(镇)、工业园区应急资源和能力全面调查,建立各街道(镇)、园区应急资源情况基本数据库。鼓励化工、交通、电力等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建筑外立面广告牌、牌匾标识、灯箱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老旧建筑及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为酒店、饭店、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加大农村安全基础设施投入,排查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提高乡村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风险研判。充分发挥应急指挥部的职能作用,构建应急管理局、专家团队、灾害涉及的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在汛前、节假日前、年末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针对区域内主要灾害风险,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汇总自然灾害风险和重大安全风险信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工作,确定风险级别、风险类型和高风险区,形成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建立多源头监测预警信息汇聚、多方参与的灾害风险综合会商研判机制,为下一步的决策指挥提供有力依据,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寒暑假、节庆期间等重点时段和会展、演出、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安全风险预判和防范工作。
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推动重点监管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相关防护装置、处置手段、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投入,对企业内部的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信息化日常管理,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数据对接。推进危险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危化品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全链条监管和全过程溯源,并与智慧即墨视频监管云平台相结合,有效提升危化品行业监管水平。持续推进“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实现高危作业场所和环节重要设施设备实时监测、智能感知和风险预警。开展地下基础设施摸底调查、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建设。
6.筑牢重点领域安全防线。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安全、海洋渔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控,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1.危险化学品。进一步推动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关停并转、退城入园。严格按照淘汰落后化工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一律淘汰禁止类工艺设备,限期淘汰限制类工艺设备。严格落实“禁限控”危险化学品管控措施,控制涉及光气、氯气、氨气等有毒气体和硝酸铵、硝基胍、氯酸铵等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快危险化学品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接青岛市“数字危化”安全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动态监测、分类管控、大数据分析、自动预警等功能。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强化高危化学品和高危工艺风险管控,落实高危化学品安全管控措施,加强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全过程安全管控,深化精细化工企业反应风险评估。推进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独栋厂房限人、二道门防人”工程,推广人员定位系统。推动气体泄漏微量快速检测、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等先进技术应用,强化硝化、氧化、胺化反应改造。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机制,强化重大危险源总体管理、技术管理和操作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安全管理。开展专家指导服务,组织实施精准化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治理。大力整治非法违法“小化工”,实现动态清零。推动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管信息及时、有效共享,形成整体监管合力。强化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安全监管,严格零售店(点)安全条件,严把许可准入关,全面推行烟花爆竹零售连锁经营“十统一”管理。
2.消防。加强城市消防站、消防水源建设,实施消防车道畅通工程。持续开展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轨道交通、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治理,全面提升四类场所消防安全能力。重点整治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加工作坊、“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等场所突出风险隐患,全面落实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
3.交通安全。加强对老旧客车、卧铺客车、旅游客车的重点监管,持续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货”、校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源头隐患排查治理和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强化租赁车、网约车、礼宾出租车等监管力度,重点整治常压液体危险货物不合格罐车、非法夹带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主要道路路面塌陷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强公路交通附属设施运营维护,实施农村交通安全系统提升工程。加强地铁建设及运营安全管理,强化轨道交通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客流疏导和应急响应措施,完善非正常运行管控措施。加强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钻探等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及施工管理。海上交通,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区域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完善海上交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台风、寒潮、大雾等恶劣天气防范工作,完善应对机制。强化通航密集区客运航线、危险货物海上运输监管,整治船舶非法营运和超载行为。
4.海洋渔业。开展渔船“插卡式AIS”设备推广应用,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的监管目标,维护海上通信秩序,保障渔船航行安全。加强对渔船通信、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施配备有效性整治和检查,保障渔船符合适航条件。加强渔船有限空间作业监管、渔业养殖企业潜水作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渔船超载、超员、超航区、超抗风等级航行或作业等违法行为。
5.建筑施工。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七方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超资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租借资质、违规压缩工期等行为。严控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深基坑、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脚手架、隧道等危大工程施工管理。严格执行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和省实施细则,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管。持续推进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将智能安全帽、施工人员定位、厂区无线智能广播、BIM+VR体验、临近危险源智能报警、卸料平台监测报警灯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施工现场。加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施工过程安全监管。明确农村住房建设监管主体,建立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施工安全监管。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城市供排水、热力、电力等市政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6.特种设备。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完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应急处置效能。试点电梯维保模式改革,推动电梯维保由固定周期、固定项目向按需维保转变,鼓励电梯装设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测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持续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和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加强全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促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10.工业园区安全。强化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安全水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建设项目安全审查,严防高风险项目转移。
11.其他领域。持续开展工贸行业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外包作业等重点领域环节和工贸企业配套危化设施、地表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治理。开展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加强物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物业各方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管理,强化物流快递仓储场所、营业网点和运输车辆安全隐患排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持续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强化爆破、吊装、悬挂、挖掘、动火、临时用电、危险装置设备试生产、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以及临近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种类齐全、衔接有序、管理规范、面向实战的应急预案体系。树立科学应急预案编制理念,在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模式。组织修订即墨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7个镇街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进各企事业单位、街镇、园区、村(居)等其他应急预案修订,落实应急预案报备制度。推动重大危险源、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加强预案配套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等的编制完善。探索制作数字化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预案的简明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加强预案宣传培训,建立预案督促指导工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全区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重点加强“双盲”演练和高风险地区、高危行业和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评估,发挥演练成果对应急预案的调整修复、改善提升作用。
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建设。在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增设消防站点和镇(街道)消防队,健全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保障体系,维护队伍稳定。到2022年,通过完善消防站点布局和建设,建成区“5分钟”灭火救援圈。到2023年,符合《乡镇消防队》(GB/T3557-2017)建队条件的镇(街道)全部完成建队任务;到2025年,其余镇(街道)完成建队任务,形成覆盖城乡的灭火救援力量。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每年常规性更新所需装备器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大高精尖装备的配备。确保完成各项灭火救援任务。
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青岛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关规划,在初步建立的区级主要应急救援队伍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救援力量布局,加强防汛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即墨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水平。
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推动企业、社区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和应急救援站,为基层配备常用应急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装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保安员、红十字救护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要求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鼓励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制定完善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的措施。将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调查摸底,建立社会应急力量资源库。指导社会应急力量建立队伍管理、人员备勤、训练演练等工作制度,强化应急能力准备,鼓励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条件保障。通过政府补助、单位自筹和社会捐赠等方式拓宽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依托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应急救援力量资源库。
提高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技能。建立各类救援力量同训共练机制,每年定期组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开展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应急联动能力。结合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特点,采取岗位自训、集中轮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应急知识学习、救援技能培训,到2025年,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中取得“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的专业队员比例不低于80%。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构建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模式,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和社会化储备的比例及数量,提高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规模、布局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包括重要民生商品在内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针对重要民生商品等应急物资,支持社会责任储备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最低库存制度。全面开展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布局调查,健全应急物资企业储备数据库,编制供应链分布图,畅通应急物资生产供应渠道,确保极端情况下应急物资峰值需求的生产供应。鼓励引导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结合风险隐患特点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制定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计划。制定完善《即墨区区级救灾储备物资调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采购、储备、调拨、更新轮换、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特需物资装备储备和重大活动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管理机制。建立应急捐赠物资管理分配机制,优化捐赠物资装备审批流程。推动开展现有仓库设备设施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紧密衔接山东省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应急物资装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信息动态管理。
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总量计划,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库存,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到2025年,建立不低于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推行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强化信息化管理和地方储备粮动态监管,完善粮食监测预警机制。
统筹紧急运输资源。加强物资装备统筹调配,建立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制定运输资源调运、征用、灾后补偿等配套政策,健全社会紧急运输力量动员机制。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强化路网、桥梁等重点设施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及时消除公路运输安全隐患,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应急保障能力。依托大型物流企业,加强应急物资紧急运输合作。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紧急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优先通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紧急运输能力。
10.健全应急资金保障体系。健全应急救援资金保障机制,按照“谁调动、谁补偿”的原则,保障处置突发事件被征用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等以及应急救援队伍调用的费用补偿。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部署实施自然灾害防治、灾后救助、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工作。
11.完善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明确防灾减灾救灾需求,优化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加强重点区域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更新频率。健全预警发布制度,明确预警级别标准,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和流程,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探索实现包括短信、微信、网络、移动终端APP、声讯电话、新闻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在内的“一键式”发布,提高灾害预警发布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1.气象。依托省、市平台建设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强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
3.地质灾害。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加强鳌山卫街道、田横镇等地质隐患点动态排查管理,及时消除地质隐患。
4.森林火灾。加快推进森林火灾瞭望台和远程监测系统建设,实现重要山体火情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5.洪涝。建设完善大中型水库及骨干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完善重点区域防洪工程监测预警平台,完善水文气象及水库调度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对重点灾害防治工程设施本体变形、裂缝、沉降的实时动态监测,预防由于工程设施本体缺陷引发的灾害。
6.农业。健全农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区、镇(街道)监测监控站点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自动化、集成化、可视化水平。
12.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健全属地政府预防与应急准备、灾害事故风险隐患调查及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救灾等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落实地震灾害、水旱灾害、突发性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防治措施,引导社区、村(居)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增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急功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地震灾害、突发性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要素数据库。
2.地震灾害防治。开展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排查,分类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风险隐患识别。持续推进城镇住宅、大中小学校、医院、农村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抗震鉴定评估和加固,确保房屋设施达到现行抗震设防要求。稳步推进老旧房屋和基础设施抗震加固工程,确保设施达到现行抗震设防要求。规范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安全设计,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3.防汛抗旱。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加强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水利设施防洪减灾水平。加强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区内低洼地段、下穿式立交、行洪河道和排水防涝主出口等薄弱环节蓄排能力,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水平。
4.海洋灾害防治。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落实海洋灾害防治措施,推进海洋灾害防治水平稳步有效提升。
5.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加大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力度,最大程度减轻危害,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6.森林火灾防治:推动森林防灭火科技装备的配备,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提升森林消防队伍、现场应急指挥、直升机航空救援、林火监测预警能力水平,协助开展智慧森林防火系统、森林防火航空救援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到95%以上。
推进城乡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建筑物密度及居民疏散要求等,进一步做好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建设分布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满足居民紧急避难需求。农村社区参照《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因地制宜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到2025年,建成区常住人口人均有效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高标准建设地震Ⅰ类应急避难场所。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制作全区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或分布表,探索在各类地图APP上线运行应急避难场所查询和导航功能,并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在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避难演练等活动,充分利用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知晓率,锻炼和提高市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确保灾时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地避难。
14.引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目录清单,采取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委托培养、教育培训等渠道,推进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岗位专业人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分行业分专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专家库,及时向行业企业公布。完善专家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对专家专业能力的动态考核,建立退出机制。开展应急管理部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应急业务能力。持续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培训目标向基层、社区、企业一线员工倾斜。强化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运输、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事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一线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健全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推动指挥中心信息化设备与指挥体系融合,汇聚各级各部门数据资源,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基础数据库,形成纵横贯通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一张图”,提升预测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救援能力。
建设全面畅通通信网络。统筹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电子政务网和互联网建设,构建综合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保证在应急状态下通信方式畅通。建立灾害事故现场通信协作机制,通信运营商与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通信协作机制,遇有灾害事故,遂行出动、协同作战,保障现场通信畅通和指挥调度网专线快速接入。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及基层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健全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通信设施应急抢险抢修能力建设,推动后备电源、发电机、通信设施备品备件以及必备应急物资储备下沉,提升应急抢修效率。
16.提升应急装备保障能力。加强专用救援装备配备,提高建(构)筑物废墟救援、火灾处置、森林事故救援、危险化学品应急、工程抢险、转移避险等突发事件救援装备水平。推动应对防汛抗旱装备、森林灭火装备、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装备等远程操作装备建设。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救援装备在基层应急队伍的试点配备和示范应用。推动快速机动作战队伍主战装备器材小型化、轻型化和多功能化,提升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体携行和带载能力。
构建应急管理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以内容建设为基础、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时期应急管理全媒体传播格局,持续做好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宣传教育工作,拓展微博、微信、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和自媒体宣传渠道,开发特色的应急管理宣传产品。
完善全民应急教育体系。建成应急安全文化公益宣传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应急科普教育和市民公共安全应急培训。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普及应急知识,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18.夯实应急安全文化基础。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建设,到2025年,创建不少于1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进一步拓展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普及面和覆盖面。拓展企业资源与应急安全文化多渠道建设,鼓励企业内部推进全员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安全文化宣传。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安全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完善第三方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规范有关部门购买技术服务行为。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参与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咨询、检测检验、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活动。加大政府购买安全技术服务力度,全面推进各类安全服务产品供给市场化运作。严格落实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评价机制、诚信考核制度,评价考评结果定期向社会公示,从严约束规范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行为。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健全政府引导、保险机构主导、第三方机构参与、企业负责的市场化保险事故预防机制,2022年底前,在高危行业领域和危险性较大的粉尘涉爆、涉氨制冷行业和公众聚集场所电梯等领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应急救援人员人身意外保险,加强救援人员安全保障。持续开展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积极探索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强化社会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公告、举报奖励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紧急运输等应急领域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拓宽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内的“吹哨人”、举报人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全民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倒逼企业、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强化舆情应对,及时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负面舆情影响。
(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即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2个专题和22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效机制,深化整治成果,提高整治成效,切实消除一批重大隐患,形成一批制度成果,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安全宣传“五进”项目。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安委办〔2020〕3号)的通知,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一步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
(三)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升级工程。完善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等应急信息资源,实现上传下达、综合汇聚、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功能,为区委、区政府指挥处置突发事件,及区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提供基础支撑保障。
(四)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依据国家、山东省、青岛市有关要求,结合应急物资市场化保障机制,推进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各级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的建设,区级储备库仓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00平方米,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应急物资储备间。
(五)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全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能力,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六有”标准化建设,在社区设立应急服务站,开展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有”的标准化建设。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继续利用学校、公园、绿地等场所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提高全区应急安置和应急救援能力。
(六)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加强同高等院校、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实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主要灾种风险评估,全面掌握各类致灾信息,摸清灾害隐患,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一张图。
(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加快各类自然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逐级报送机制,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监测预警水平,建设较为完备的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八)地震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结合区体育场重建项目,对照国家地震Ⅰ类避难场所标准要求,在体育场内增设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区,配置应急避险、应急指示等设施,增加应急避难功能,打造可容纳六千余人的标准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九)森林防灭火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以隔离网、监测网为主的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和损失。一是隔离网建设。在全区437个主要进山路口设置隔离门,沿环山路或林地边缘安装隔离网,隔离网总长约142公里。二是监测网建设。新增视频监测摄像头54个,并升级现有监控平台系统,确保林火智能监控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是森林消防装备建设。结合实际需求,对镇街级森林消防队伍配齐运兵车、消防车、高压细水雾、脉冲水枪等主要防灭火装备。四是镇街专业队伍和护林员建设。山林防火重点镇街专业消防队伍不少于25人,一般镇街不少于15人。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密切工作联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点工程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予以合理保障。
(三)强化监督评估。区应急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围绕规划目标、指标、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调度,全面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分阶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规划落实偏差,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化和透明度。加强规划宣传,营造全员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氛围。
上一篇: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解决工业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即墨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工作任务(2022版)》的通知